最近在红网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网友@兵中大阿雅晒出一系列湘超照片:幼儿园的孩子们坐在看台前,小手里拿着加油棒,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球场。每当球员带球向前并在最后一刻踢球时,都会发出清晰响亮的“来!来!”冲出现场。小身影兴奋得跳了起来,仿佛每一个镜头都影响了他们的整个童年。体育场外,幼儿园的操场上,孩子们对足球的享受也在进行:孩子们玩着“二对二传球”、“向前射门”等小游戏,在绿油油的草地上追逐奔跑,欢声笑语充满阳光。没有战术板,没有立场,只有纯粹的喜悦——一双久违的、充满希望的眼睛。这让我想起了足球的本来面目:不是资本比赛的战场,也不是追捧不断、争议不断的公共场域,而是一群人踢球的简单时光。孩子们在空地上赤脚踢瓶盖,将学校堆成球门,并为笨拙但成功的传球鼓掌。在教育日趋功利、童年日趋压缩的今天,这样的形象显得尤为重要。更让人感动的是,这支挥舞旗帜欢呼的孩子们是一支属于家乡的队伍。湘超联赛或许不像中超那样星光熠熠,但却有这份最贴近土地的热度和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