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跨越数千年的文明对话最近在日本京都拉开帷幕。记者获悉,“绳文时代的世界:日本北部绳文史前遗址的瑰宝”特展在京都文化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是“日本北部绳文史前遗址”2021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首次以如此规模收集未发掘文物的综合性展览,展出近250件重要文物。本次展览通过实物见证了日本史前文明的成就,并了解为何这种延续数千年的文化至今仍能散发出美丽。我们先来看一张“可爱”的海报。日本博物馆的大部分展览都禁止摄影,但这张海报有特别提醒——展览中“摄影是可以的”(有一些例外)。国宝海报合集日本绳文史前遗址群由 17 个考古遗址组成,其中北海道 6 个、青森县 8 个、岩手县 1 个、秋田县 2 个。这些文化遗产保存了绳文人一万多年前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绳纹”是指这一时期陶器上的绳状图案。这个时期大约开始于15000年前,持续了10000多年,直到弥生时代开始。绳文史前遗址群 绳文史前遗址群 对“绳文时代”这一专业术语的认定,可以追溯到1877年美国动物学家爱德华·莫尔斯在东京考古发现的大森海中。 并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国宝“绳文女神”(山形县立博物馆收藏,展览期间:10月4日至10月19日)和国宝“空心人偶”(函馆市收藏,展览期间:11月1日至11月30日) 本次展览的主要亮点是特别展示了两个日本国宝级粘土人偶——“绳文女神”和“空心人偶”。土人偶是绳文时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精神文化遗产,几乎90%都是女性形象。考古研究普遍认为,昂土娃娃是祈求母子平安、子孙繁衍、渔猎丰收的祭祀器具。许多土娃娃在仪式结束后被故意打碎,可能有向神明祈愿或一生免遭灾难的意义。泥娃娃的形状逐渐从抽象的、扁平的小泥早期的娃娃发展到复杂而动态的三维粘土娃娃。许多土制女性人物都有突出的隆起的腹部和红色的乳房,明显地反映出对生命的繁衍和大地的肥沃的崇拜。例如,所谓的“阴影娃娃”的标志性巨眼被认为代表神的全视之眼,或者统治萨满在仪式中佩戴的面具。展览汇集了来自不同地点的五件泥人偶,形成了罕见的专题藏品(县政府博物馆收藏)右:青森县屋町遗址形成的“影子人偶”(青森县立民俗博物馆、风云堂收藏)左:秋田县星宫遗址出土的“影子人偶”(青森县民俗博物馆收藏) 大仙市)右:秋田县富士枝竹哈遗址出土的“影子娃娃”(通过绳文系统系统诠释绳文文明的展览)时间轴:“绳文万年”、“绳文人的一生”、“绳文人的一年”。绳文早期的陶器多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深碗形,造型简单,纹饰朴素。壶嘴状陶器(信仰时倒液体用的。青森县立民俗博物馆,风云堂收藏)。埋葬了人骨。右:动物形陶器(函馆市博物馆收藏) 第三单元“绳文人的一年”,利用实物材料、模型、标本、图像等多种媒介,再现了绳文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以及渔具和蘑菇形人体博物馆等文化特征。陶器(路交市教委收藏) 策展人介绍,本次展览不仅是文物的集中展示,更是与千年文明的心灵对话。绳文时代与自然共生的精神信仰和智慧。